那么,在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件中,商业秘密权利人的重大损失如何计算?2021年是否有推出最新的商业秘密损失评估法律法规?
首先回答第二个问题,2021年并没有关于侵犯商业秘密损失评估的新规颁布,2020年倒是把侵犯商业秘密入罪门槛从50万元以上调至30万元以上。这说明了我国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打击变得更加严格,也预示着相关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体系会变得越来越健全。
根据我国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相关的法律规定,在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件中,商业秘密权利人的重大损失计算主要存在以下4种方式:
(1)商业秘密侵权人的获利
(2)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实际损失;
(3)商业秘密许可费的倍数;
(4)商业秘密的商业价值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件中,权利人的重大损失并不能简单粗暴地以“直接经济损失”作为单一主要考虑因素,法院还会考虑以下三大因素:
第一,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研发成本,以及保护商业秘密的合理支出,如专业商业秘密律师顾问费、物理保护措施费…
第二,侵权人剽窃并使用商业秘密之后的获利情况,以及之前的获利情况,然后对比分析前后两份数据;
第三,商业秘密新颖性的程度、商业秘密的生命周期及其所处阶段、市场竞争状况和市场前景等因素,以确定合理预期的未来收益。
总而言之,就像前文所述那样,我国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体系会越来越完善、健全,在评估计算侵犯商业秘密损失层面上也会越来越细分,给予侵权人最严厉的打击,同时也给创业者创造更加公平创业环境。